(资料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在农产品贸易、引资引技引智、对外投资、参与全球农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此外,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上,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粮食库存持续增长等方面也面临新挑战。加强农业对外开放与传播、参与全球农业治理是中国国家战略和农业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的顺畅推进离不开全球农业治理体系的完善、优化及支撑。因此,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推动建立全球农业贸易投资规则,不断提升制度性话语权。
准确定位中国在全球农业治理中的角色和话语身份。根据中国农业经济新常态、全球农业治理体系调整和改革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中国应为全球农业制度体系的深度参与者、重要建设者和共同改善者;持续农业全球化与开放经济的引领者、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与国家利益的维护者、更加公平的国际体制与秩序的建议者。在未来全球农业治理的进程中,中国应努力提升自身参与全球农业治理的能力,包括提供全球农业公共产品的能力、制定农业国际规则的能力、管理农业国际联盟的能力与维护农业国际道义的能力,逐步从“跟跑”走向“并跑”。
加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正面海外传播。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引发了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中国应在“多做少说”的大背景下塑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正面回应国际误读与负面舆论。对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农业全球化战略、“一带一路”等进行更为全面、准确和务实的宣介和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及时纠正误解、增信释疑,创造积极的国际舆论氛围。
充分运用全球平台、双边多边机制加快传播。一是巩固和发挥好WTO、G20全球农业治理的主平台作用,推动 G20 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全面、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方加强农业国家合作规划和战略对接。深化APEC、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等合作机制。加强金砖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与粮食、食品加工业等领域的产能合作。加强亚信会议、东亚峰会、亚欧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中欧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对话机制建设。扩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和投资协定(BIT)。二是主动引领与推进全球农业贸易投资新规则。在农产品贸易、粮食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农业投融资、农村扶贫等全球性农业议题上,传播中国案例和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主张、中国倡议、中国行动方案;在全球农业贸易投资规则制定上,增强中国话语权。(作者是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由作者在8月10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