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除了自己所处的工作领域之外,生活周遭的其他很多版块其实很难顾及。所以,普通人大多只能做普通的事,而少数人会提前察觉到风口和机会,赚钱、成功或者其他。

举2个正在发生的现实案例,关于全国大多数人都在经历的高温天气,以及高温天气带来的其他连锁反应。

关于高温的案例是,从头部直播电商平台的数据来看,进入6月,车内遮阳伞的订单量增长17倍、玻璃防爆膜订单量增长5倍。而早在今年4月开始,多数网络购物平台的自营和个人商家已经提前对遮阳伞、防晒挡、车衣、冰袖等进行了超过往年的备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消费市场,早就提前洞察到了大概率会发生的需求,在弱供需关系时有效的拿到了低成本商品。

而关于高温天气的其他连锁,和汽车企业有关。在2023年5月一场发布会之后的几人小聚上,车企的朋友透露“内部已经提前做了今年夏秋高温,避免影响新能源车主用电的预案。”

新能源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之后,车企们不得不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让车主少遇到一些麻烦。

2023夏秋,还有没有新能源车主的焦虑?

把时间调回到1年前的7月,和汽车相关的众多话题都是让人头疼和焦虑的。汽车工业领域是众多车厂的减产,消费者买车后提不到车,影响口碑、影响车企销量,在杀红了眼的汽车市场里,显然谁都不想被别人甩到身后。2022年的这份名单里,既包括长安、一汽-大众、神龙汽车、吉利商用车,也包括动力电池产业方面的锂盐企业。

而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如果有家用私人充电桩,就只害怕自己所在的小区被限电。如果没有私人充电桩,比如很多网约车,在2022年出现过凌晨排长队,或者是限制充电时间一天得充好几次的情况。或者是,得多花一些钱,充一些高价电。

“去年冬天,我就赶紧联系小区物业跟4S店,装上了家用充电桩,比较波折,现在很多小区还是不让安。”这是2022年成都车展+限电时我们所乘坐的网约车司机,他给到的回复。

而2023年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用电荒、限电等情况,一切犹未可知。但,客观的情况,显然是让人警惕的。原因是,高温、缺水等层面的自然情况,不可控制。

高温方面,中国气象局的2022年数据为,6月平均气温创60年同期最高,数据为平均气温21.3℃,较常年同期偏高0.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

而2023年6月的预测数据为,除西北、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长三角、安徽、江西、华南等地局部气温偏高1~2℃。实际发生的相关数据为,北京和天津在端午假期实现了“40度三连”,全国有20多个国家站创下历史最高、近50个国家站打破6月纪录,堪称史上“最热端午”。

高温带来的最大影响,则往往与降水相关,降水则与电力相关。

2022年,西南地区河流往年的丰水期在初期并未迎来预期中的大量降水,同时西南地区在整个电网体系中承担“对外输出”的重任,如云南省2022年38%的发电量需要外供至长三角等地区,四川也同样如此。而全国大多数地区的高温,则让本地和外地的用电缺口都在2022年进一步增大,最终有了用电荒。

2023年,西南地区的降水情况如今是,云南遭遇干旱、四川为防汛与发电之间两手抓。国家统计局数据中,今年云南省水力发电量从3月开始就连续下降,3-5月份当月的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4.2%、-41.9%和-43.1%。

四川省水力发电量在一季度依然保持13.8%的增长。4月当月下降11.9%,1-4月增幅为6.5%;5月下降24.4%,1-5月水力发电量增长由正转负,变为下降1.5%。

主要的原因在于气候的变化,在6月25日四川和云南的防汛抗旱会议上,四川今年6-10月降水预期为西多东少,云南遭遇了1961年至今平均强度最强、干旱日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严重气象干旱。

不过,较2022年的遭遇,目前的相应准备也比较充分。如2023年5月,西部首座500千伏串抗站建成投运,成都地区供电能力提升约150万kW。

基于此,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焦虑,是会较之2022年相对更低。不过,整体的缺口仍在,还是要继续观察。

关键词: